
- Height19.8 m
- Weight51.4 t
- Pilot1号機:デンゼル・ハマー⇒セツコ・オハラ 2号機:トビー・ワトソン 3号機:セツコ・オハラ⇒デンゼル・ハマー
參戰超級機器人大戰作品
地球聯邦軍的次期主力量產型人型機動兵器。
本機為了使用名為「加納利‧卡巴(ガナリー・カーバー)」的全領域對應泛用武裝系統而開發,並由戰技研究小隊「榮耀之星(グローリー・スター)」進行運用測試。本機共計3台,分別由本作的女主角——節子‧小原(セツコ・オハラ),以及與她同隊的丹賽爾·哈曼(デンゼル・ハマー)與托比·華生(トビー・ワトソン)駕駛。
本機本身並無特別突出的性能,但其擁有極為靈活的關節結構與高操控追隨性,使其能夠適應從新兵到老練駕駛員等不同層級的使用者,展現出極大的適應性。甚至連阿姆羅‧雷(アムロ・レイ)都曾評價道:「如果不是戰爭兵器的話,這台機體絕對是最讓人享受操控的機體之一。」
另一方面,本機具備能夠承受200%以上出力負荷的堅固機體框架,這意味著其設計已預見未來將換裝更高出力的發電機。這種設計使本機擁有成為傑作機的潛力,然而由於《Z》時期的混亂,其開發被迫中斷。但在《天獄篇》的結局中,節子原本所屬的世界似乎已經重新啟動了本機的開發,並決定正式量產「維爾戈拉(バルゴラ)」。
當本機被指稱為「無明顯特點的機體」時,托比曾提及其原型機,並暗示其性能極為難以駕馭。
如前所述,本機的設計雖然可耐受雙倍於標準設定的能量輸出,但即便是王牌駕駛員也難以發揮出如此高的能量輸出。一般而言,只有拓尼姆引擎(トロニウム・エンジン)才能提供這樣的動力。事實上,本機的真正目的是「運用以雙倍以上出力驅動的加納利‧卡巴系統」,這一點在後來升級為「維爾戈拉‧榮耀(バルゴラ・グローリー)」的1號機上得到了證明。
然而,這種進化被認為是由於「悲傷的處女(悲しみの乙女)」的影響而發生的某種奇蹟。在其他平行世界的維爾戈拉中,這方面的詳細資訊並不明確。由於量產機必須統一規格,因此在先行量產型(即非原型機)中單獨搭載特別的動力系統在各方面都是不合理的。此外,設定資料中還提到,除了1號機外,其他機體所搭載的加納利‧卡巴系統核心為「複製品(コピー)」。
此外,由於連丹澤爾都未被告知詳細資訊,加上本機搭載「天體(スフィア)」的過程不明,且其搭載天球的意義並不明顯,因此有一種推測認為:「1號機的開發目的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搭載天球,而量產計畫只是用來掩飾這一目的的幌子。」這一推測的依據來自於,對應處女座的塔羅牌「隱者」象徵著「三種智慧合而為一的賢者」,因此2號機與3號機極有可能只是為了「犧牲」,以覺醒1號機的天體。
在《Z》中,本機的引擎與OS被明確標記為「MS系統」,因此在該世界觀內,本機也可視為宇宙世紀系MS或其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