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機體列表
機動戰士鋼彈 鐵血孤兒 獵殺兀爾德/機動戦士ガンダム 鉄血のオルフェンズ ウルズハント

共收錄 14 台機體。
  • 翼魔鋼彈
    ガンダム・マルコシアス

    • Height18.7 m
    • Weight34.3 t
    • Pilot不明

    型號:ASW-G-35

    於三百年前的「厄祭戰爭」中所使用的72架「鋼彈骨架」型機動戰士其中之一,推測在厄祭戰爭中被遺失了將近三百多年,被稱為「幻之機體」,而且不在現存的26架鋼彈骨架名單當中。 奇特的是,於末日號角保有的古老資料庫中紀錄有翼魔的固有周波數紀錄、本機完工並投入實戰是毫無疑問的事實,但當時的駕駛員是誰並不明朗,沒有留下任何有關機體行蹤的線索到非常不自然的地步。 本機最大的特徵是裝備於背部和腰部總計四枚的穩定翼,模仿翅膀狀的背部穩定翼散發著優雅感,包含腰部穩定翼在內共搭載四支輔助臂,展開輔助臂逼近敵人的樣子有如惡魔一般,非常符合有著惡魔之名的鋼彈骨架。

  • 端白星鋼彈
    ガンダム・端白星

    • Height18.6 m
    • Weight32.9 t
    • Pilotウィスタリオ・アファム

    於遊戲中登場,自翼魔被「阿法姆設備」的蒂姆那的上一代保管並加以大規模改修後,以「端白星」的姿態再次重現,骨架以外的武裝有大半都是用近代技術。 在火星的開拓競爭大敗後不久,所屬的「萊德尼西亞殖民地」就遭到不明機體的襲擊,該設備的當家——「威斯塔利歐•阿法姆」就駕駛著該機體,前往第一戰線。 機動性能因身上的亞哈反應爐的正常運作而有所提升,連所持有的武裝也是依照威斯塔利歐的構思設計出來的。

  • 石雉型端白星鋼彈
    ガンダム・端白星アレクトール

    • Height19.9 m
    • Weight39.9 t
    • Pilot--

    於遊戲中登場,為端白星鋼彈的全裝甲和重武裝樣式,屬於端白星的換裝計劃的一部分,部分外甲的配色從白色改爲較接地氣的紅褐色,左肩甲稍微增大,而酷似石雉的頭部。

    本機的樣式是由「阿法姆設備」的北古家族初代當主考量到端白星的操縱方式所提出的,適合對敵方戰艦進行正面攻擊。

  • 慾魔鋼彈
    ガンダム・アスモデウス

    • Height18.3 m
    • Weight32.5 t
    • Pilotレンジー・ダブリスコ

    型號:ASW-G-32

    於游戲中登場,於三百年前的「厄祭戰爭」中所使用的72架「鋼彈骨架」型機動戰士其中之一,以拐棍為主武裝的鋼彈骨架型MS。

    正值「獵殺兀爾德」的作戰執行階段,參加者之一的威斯塔利歐·阿法姆等人,在潛入困難的殘骸區域中,由於與敵方的蓮吉部隊雙雙被殘存的導航燈塔「繭」所投射的自動防衛系統前後夾擊,而被迫躲在「繭」裏頭,卻意外透過亞哈波的固有頻率而發現到本機的所在。

    被發現時完整保留著三百年前完成時的樣子,因此沒有任何的戰鬥紀錄,被認為在投入實戰前戰爭就已經結束了,而且駕駛艙還是採用當時盛行的阿賴耶識系統的規格,爲了迅速逃出被自動防衛系統包圍的迴廊,而將駕駛艙換成一般的規格,並交由「蓮吉·達布利斯可」駕駛,與威斯塔利歐的端白星同舟共濟,成功逃出迴廊。

    雙足底部可張開成用於牢固機體至平衡性高的機械爪。

  • 悟魔鋼彈
    ガンダム・ザガン

    • Height18.5 m
    • Weight34.5 t
    • Pilotロンド ブロン

    型號:ASW-G-61

    於游戲中登場,於三百年前的「厄祭戰爭」中所使用的72架「鋼彈骨架」型機動戰士其中之一,以身體兩側的巨盾為主武裝和重裝甲為主特徵的鋼彈骨架型MS。

    於三百年前那即將邁入終結的戰事中,由初代伊舒卿——「阿爾佐納·伊舒」擔任本機的駕駛員,創下多次擊墜機動裝甲的記錄,在經過三百年的現代,本機雖然仍為「七星勢力」之一的伊舒家族的象徵存在著,被形容為「伊舒家族的開端」,但與其他「七星勢力」的鋼彈不同,本機是被嚴密保存在宇宙聖域——拉塔托斯克內部,至今從未露面過。

    覆蓋於全身的厚重裝甲是由「稀少金屬」製成,再配合具備螺旋的旋轉功能的雙手手掌,對本機來說是攻守兼備的存在特徵。
    與主魔鋼彈和慾魔鋼彈一樣,在「厄祭戰爭」結束後,仍然保留阿賴耶識系統規格的駕駛艙,但就算是操縱技術高超的駕駛員,也無法輕易發揮本機原有的性能。

    直到以隆德·布隆恩爲首的部隊,在護送身爲伊舒家族僅存後人的卡佳·伊諾西逃亡之時,抵達拉塔托斯克內部,而隆德則親自駕駛本機,試圖扳回一城,還與趕到的威斯塔利歐的端白星交戰,最終被一道突降的巨雷劈中,導致本機半受創,而隆德則當場戰死。

  • 恩佐
    エンゾ

    • Height18.7 m
    • Weight32.6 t
    • Pilotレンジー・ダブリスコ

    型號:IPP-18875

    由蓮吉(レンジー)所駕駛的MS。這台機體在多數採用輕裝甲設計的海克瑟骨架(ヘキサ・フレーム)機體中,可說是極為罕見地將重點放在裝甲強度上的特例。

    其最大特徵,是背部背包所搭載的三連式破鎖錘(ロックブレイカー),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戰鬥風格與戰術用途。

  • 燕式特裝型(席克萊薩機)
    シュヴァルベ・カスタム(シクラーゼ機)

    • Height18.1 m
    • Weight31.8 t
    • Pilotシクラーゼ・マイアー

    型號:EB-05c

    這台機體是在席克萊薩(シクラーゼ)從末日號角(ギャラルホルン)叛逃時所奪取,之後經過其獨自改裝而成。

    透過在腰部追加推進器,機動性能獲得顯著提升;同時也將多餘的武裝一併捨棄,成為一台設計極為簡潔、毫不浪費的實戰機體,充分展現出希克拉傑對機體性能的實用主義態度。

  • 猴子·羅迪
    モンキー・ロディ(598機)

    • Pilot598, ファウンデーション団員

    型號:UGY-R266C

    在採用羅迪框架(ロディ・フレーム)的眾多機體中,猴子·羅迪(モンキー・ロディ)屬於成本較低的機種。其部分骨架直接裸露使用,並將裝甲重複利用作為盾牌,展現出簡化結構以降低製造成本的設計取向。

    儘管為低價位機體,其曲線形設計的裝甲仍擁有相當高的強度,加上透過阿賴耶識系統(阿頼耶識システム)進行控制,使其擁有與外觀不符的高機動性。

    由598所駕駛的隊長機則可透過頭部的角飾與橘色肩甲作為辨識特徵。

  • 白虹(玉美機)
    白虹(タマミ機)

    • Pilot白虹

    型號:STH-1507

    這台機體是拉科烏海賊團(ラコウ海賊団)首領——玉美·拉科烏(タマミ・ラコウ)所駕駛的MS。屬於泛用性極高的機體,具備優秀的環境適應性能,可對應各種作戰條件。

    其足部採用可如利爪般張開的結構,可用於抓握地形或敵機,加強近戰控制力。主要武裝則是一把能如錨(碇)般展開的重型鎚棍,能以強力重擊徹底粉碎敵機。

    此外,本機搭載了迪瓦茲(テイワズ)製造的駕駛艙系統,從這點也可看出拉寇海賊團與提瓦茲之間可能存在的某種關聯。

  • 豪華式凱萊爾(粉色色機)
    ゲイレールGP

    • Pilotローム・ザン

    型號:EB-04/rcgp

    這台機體是羅姆·贊恩(ローム・ザン)的專用座機,原本為末日號角(ギャラルホルン)製的凱萊爾(ゲイレール),經由羅姆的指示下進行改造。

    其背包部分轉用了格雷茲骨架(グレイズ・フレーム)的零件,而駕駛艙系統則幾乎維持原廠設定,未作太多改動。

    本機最大特色是配備了兩把如鐮刀般的哈肯(ハーケン)武裝,擅長高速突擊與斬擊戰術。機體名稱「華麗粉紅(ゴージャス・ピンク)」亦是由羅姆本人親自命名,充分體現其獨特的品味與風格。

  • 豪華式凱萊爾(銀色機)
    ゲイレールGS

    • Pilotアイコー・ザン

    型號:EB-04/icgs

    這台機體是艾克·贊恩(アイコー・ザン)所駕駛的座機,與「華麗粉紅(ゴージャス・ピンク)」一樣,皆是由凱雷爾(ゲイレール)改造而成的機體。

    與華麗粉紅相比,頭部與雙膝部位的外型有所不同,其主要武裝則是加裝了推進器的雙重戰鎚,具備強大的打擊力與突進性能。

    在實戰中,艾可常與羅姆駕駛的華麗粉紅協同作戰,發揮高效的搭配攻勢。而有趣的是,本機的機體名稱也是由羅姆擅自命名的,充分展現出他那獨特且戲劇化的性格。

  • 猴蟹·羅迪
    モンキー・クラブ・ロディ

    • Height17 m
    • Weight35.5 t
    • Pilot598

    型號:UGY-R267MM

    為了發揮擅長高機動戰鬥的598的特性,這台猴子·羅迪(モンキー・ロディ)由拉科烏海賊團(ラコウ海賊団)的機械維修小組進行了改造,呈現出嶄新的姿態。

    本機捨棄了原有的雙手操控器(マニピュレーター),改為大型利爪,能夠在高速接近敵機的同時,直接貫穿攻擊目標,實現一擊突破的戰術風格。雙臂內部則內建有牽制用機槍,在接近戰之外也具備一定的中距離火力支援能力。

    而那醒目的橘色肩甲,則是自改造前便保留至今,成為598機體的代表性標誌。

  • 流星號(格雷茲改參)
    流星号(グレイズ改参)

    • Height18.9 m
    • Weight32.7 t
    • Pilotノルバ・シノ

    型號:EB-06/tc3

    流星號在與亞布勞(アーブラウ)的交戰中遭受重創,甚至失去了頭部,機體損傷極為嚴重。然而,在迪瓦茲(テイワズ)的機械維修團隊協助下,總算勉強完成了修復。

    修復後的流星號在頭部、右臂以及背包部分採用了提瓦茲製MS的零件,因此外觀也產生了顯著變化。這台機體的原型,其實是鐵華團在火星上從末日號角(ギャラルホルン)所繳獲的格雷茲(グレイズ)。

    其駕駛員為鐵華團的成員——諾爾巴・西諾(ノルバ・シノ)。

  • 白虹

    • Pilot--

    型號:STH-1507

    這是一台由迪瓦茲(テイワズ)所開發的高泛用性機體,具備優異的環境適應能力,能對應多種作戰條件。其足部採用了爪狀結構(クロー構造),在地形抓握與近戰時展現出良好的實用性。

    此型機體幾乎全數配備給與迪瓦茲有所關聯的組織,而本機正是配屬於拉科烏海賊團(ラコウ海賊団)的運用機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