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機體列表
波羅五號/超電磁マシーン ボルテスV

共收錄 6 台機體。
  • 波羅五號
    ボルテスV

    • Height58 m
    • Weight600 t
    • Pilot剛健一, 峰一平, 剛大次郎, 剛日吉, 岡めぐみ

    為了對抗波亞桑(ボアザン)星人的地球入侵以及他們的尖兵,即巨大戰鬥機械獸士,剛健太郎博士(另有妻剛光代和浜口博士的協助)開發了這台巨大的超級機器人。當五人一同按下紅色按鈕,並大喊「V字編隊!」(ブイ・トゥギャザー!)的口號時,波羅機組(ボルトマシン)以V字隊形組成,然後隨著「讓我們結合!」(レッツ・ボルトイン!)的口號,合體完成。解體則被稱為「Bolt Out」(ボルトアウト)。

    由波羅巡航機(ボルトクルーザー)、波羅轟炸機(ボルトボンバー)、波羅戰車(ボルトパンザー:意為坦克或裝甲車,日本常使用德語發音的「パンツァー」),波羅巡防艦(ボルトフリゲート)、以及波羅登陸車(ボルトランダー:意為地面車輛)這五台機器的合體,形成一個高58.0米,重達600.0噸,最高飛行速度達馬赫20的人形巨大機器人。動力源是超電磁能源。主要駕駛員是剛博士的長子,剛健一。

  • 波羅巡航機
    ボルトクルーザー

    • Weight95 t
    • Pilot剛健一

    這是一架超高速戰鬥機,總長12.8米,重量95噸,飛行速度達到馬赫20。它是「波羅機組(ボルトマシン)」的指揮機,配備了超電磁發生裝置和超級磁力控制裝置。雖然它單獨的表現並不多,但在對抗「波亞桑圓盤(ボアザン円盤)」時表現出色,取得了不少戰果。機體的中央部分可以折疊成曲柄狀,變成「波羅五號(ボルテスV)」的頭部。合體後成為電腦部分,駕駛艙整個區塊移動到波羅五號的眼睛位置,由健一駕駛。

  • 波羅轟炸機
    ボルトボンバー

    • Weight100 t
    • Pilot峰 一平

    是一架全長16.2米,重量100噸,飛行速度達馬赫18的重型轟炸機。它的雙臂部分可以打開,上下180度旋轉,構成了「波羅五號(ボルテスV)」的手臂部分。合體後成為攻擊部分,駕駛艙完全收納在機身內。由峰一平駕駛。

  • 波羅戰車
    ボルトパンザー

    • Weight220 t
    • Pilot剛大次郎

    全長12.4公尺、重量220公噸,飛行速度達馬赫15的重戰車型機體。合體時會左右旋轉180度,構成波羅五號(ボルテスV)的胸部與軀幹。內藏超電磁陀螺(超電磁ゴマ)、天空劍(天空剣)以及作為動力來源的原子爐,是合體後負責能源輸出的能源區段,在裝備上可說是整體機體的關鍵。由剛大次郎搭乘。

    駕駛艙與佛波羅巡防艦(フリゲート)呈面對面配置,大量的裝備應該集中於波羅巡防艦側。此外,在第17話的特訓中,為了應對會打亂V字編隊、阻止合體的獸士札伊札魯斯(ザイザルス),曾以馬赫16的速度飛行。

    這是唯一一台與前作相比,駕駛艙位置發生顯著變化的機體。

  • 波羅巡防艦
    ボルトフリゲート

    • Weight105 t
    • Pilot剛日吉

    這是一艘全長19.5米,重量105噸,飛行速度達馬赫16的雙體型潛水艦。它可以單獨飛行。大腿部的背面有一個可收納的艦橋狀結構。這部分有類似雷達天線的零件,但駕駛艙位於機首前端,用途不明。在合體後,它變成了修理和維修部分,構成了波羅五號(ボルテスV)的腰部和腿部,由剛日吉駕駛。

  • 波羅登陸車
    ボルトランダー

    • Weight80 t
    • Pilot岡 めぐみ

    全長8.3公尺、重量80公噸,飛行速度達馬赫17的偵察型機體,可單獨飛行。由身兼忍者的岡惠美(岡めぐみ)駕駛,合體後成為偵察與分析區段,構成波羅五號(ボルテスV)的腳踝與雙足。

    合體時,機體的接合面會向下折曲90度形成雙腳,腳尖部位各伸出左右兩根鑽頭,使其具備地底行動能力。活用波羅五號本身可自由分離的特性,在主機被束縛時,也曾單獨脫離合體狀態前去救援夥伴。

    登陸車(ランダー)的駕駛艙位於左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