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機體列表
機動戰士MOON鋼彈/機動戦士ムーンガンダム

共收錄 25 台機體。
  • 月鋼彈
    ムーンガンダム

    • Height21.7 m
    • Pilotユッタ・カーシム

    型號:AMS-123X-X

    尤塔·卡西姆的駕駛機。這是一款將巴爾吉爾的機身與G-Doors的頭部以及8塊遠程操作兵器「精神感應板」移植結合的機體,在與里克·迪傑的戰鬥中,損壞的精神感應板剩下一半被以新月形狀連接到機體背部。這款機體的命名者是琉斯,寓意為「在月亮月誕生的鋼彈」。

  • 巴爾吉爾
    バルギル

    • Height20.9 m
    • Weight57.6 t
    • Pilotアゴス・ラガート

    型號:AMS-123X

    阿戈斯·拉加特的駕駛機。這是一款成為沙薩比原型的新吉翁軍裝備精神感應傳達系統的MS,外觀和武裝也與沙薩比相似。在與THETA PLUS交戰中頭部受損後,為了解析G-Doors頭部留存的數據,選擇了這款同樣裝備賽精神感應傳達系統的機體進行改修,成為了月鋼彈。

  • 精神感應型-鋼彈 Mk-IV G-DOORS
    サイコ・ガンダムMk-IV G-ドアーズ

    • Height19.3 m
    • Weight57.4 t
    • Pilot--

    型號:MRX-013-3

    迪坦斯殘黨所擁有的感應行鋼彈的後續機型Mk-IV中的3號機。在本作品開頭,它被阿姆羅駕駛的里克·迪傑擊敗,其殘破的頭部和精神感應板成為月亮月爆發騷亂的導火線。即便成為殘骸,頭部的精神感應傳達系統仍然完好無損,當接上巴爾吉爾時,它覆寫了機體的精神感應傳達系統並奪取了控制權。

    精神感應的真實身份是夏亞使用假名向迪坦斯提供的精神感應框架技術,這使得機體的精神感應傳達系統在強化、攻擊、防禦方面功能兼備。此外,精神感應板還具有一種特性,即通常只會在新人類之間發生的「共鳴」,也能對不具備特殊能力的普通人產生影響。

  • 全裝甲型吉姆Ⅲ高出力型 〈鬥牛犬〉
    ジムIIIパワードFA〈ブルドック〉

    • Height18.8 m
    • Weight77.1 t
    • Pilotウバルド・モリーナ

    型號:RGM-86RF・FA

    鮑德・摩利拿所駕駛的吉姆Ⅲ高出力型,為了進一步強化機體的防禦與火力,特別加裝了重裝甲與重火力模組,因其厚重且具威嚇感的外型而被暱稱為「鬥牛犬」。

    本機設計參考了FSWS計畫中以FA-78為基礎的強化方向,背包部分移除了原有的光束軍刀掛架,改為接上由光束加農砲、飛彈艙、擴充用E-Pack與大型燃料槽所組成的複合型裝備組件,顯著提升了續戰與火力輸出能力。

     

  • 里克・迪傑
    リック・ディジェ

    • Height24 m
    • Weight56.7 t
    • Pilotアムロ・レイ

    型號:MSK-008R

    這款機體是為了發揮一年戦争和格里普斯戦役中的英雄阿姆羅・雷大尉的潛力而由隆德・貝爾隊司令部特別準備的。它是從里克・迪亞斯演變而來,裝備了改良過的背部固定器,並且將駕駛艙從頭部側面改為胸部中央,進行了多項改良。機體的配色利用了18TFAS時代的測試機配色,這些配色被認為是阿姆羅・雷的個人色彩。

  • 里克・迪傑改
    リック・ディジェ改

    • Height23 m
    • Weight70 t
    • Pilotアムロ・レイ

    型號:MSK-008R

    里克・迪傑改是為了阿姆羅・雷大尉而持續進行調校的客製化機體。在拉·薩伊姆(ラー・ザイム)配置時,進行了各種改良,其中最大的改變是將帶有盾牌的肩甲更換為與JEDA相同規格的肩甲。此外,考慮到防彈和防刀能力的下降,左手單元配備了GM Ⅲ專用的大型盾牌。這使得盾牌的防禦率提高了20%,據說臂部單元的反應也略有改善。機體的顏色已更改為灰色。

  • 西塔Plus
    シータプラス

    • Height21.5 m
    • Weight70.4 t
    • Pilotサフィラ・ガードナー

    型號:MSZ-010A1

    這是薩菲拉・嘉德納(サフィラ・ガードナー)所搭乘的機體。該機整合了ΖΖ鋼彈(ΖΖガンダム)及其系列機的概念所開發而成。採用了以核心戰機(コア・ファイター)為核心的分離變形機構,在保持高火力與高機動性的同時,也兼顧了實戰運用層面的設計。

  • 吉姆Ⅲ高出力型
    ジムIII・パワード

    • Height18.6 m
    • Weight64.6 t
    • Pilotウバルド・モリーナ

    型號:RGM-86RF

    吉姆Ⅲ(ジムIII)的改良型,為配合資深駕駛員所設計,主要配備於「拉・奇爾斯」所屬的MS部隊,共計5台。除隊長機外,其餘機體皆在左肩的肩部裝甲上施加了各自的個人配色,展現專屬識別性。

    機體的頭部採用兼具高耐彈性的面罩式構造,並整合複合感應器系統,該系統包含紅外線、可見光以及微波等多重感測裝置。機體上半身裝甲有所強化,為補強因追加裝甲所造成的機動性下降,肩部加裝了輔助推進器。

    此外,強化裝甲也施加了耐光束塗層,使其具備極高的抗光束與實彈攻擊能力,整體防禦性能顯著提升。

    拉・奇爾斯MS部隊中,隊長伍鮑德・摩利拿所搭乘的機體被命名為「P 001」,其餘的機體則依序為「P 002」至「P 005」。

  • 拉·奇爾斯
    ラー・ギルス

    • Pilotラウロ・バチーク

    全長:292m
    全幅:133m

    隸屬於隆德・貝爾(ロンド・ベル)的克拉普級(クラップ級)巡洋艦。艦體塗裝為灰色與白色的艦隊配色,搭載有吉姆III強化型(ジムIII・パワード)與西塔Plus(シータプラス)等機體。

  • 傑達
    ジェダ

    • Height21.8 m
    • Weight50.8 t
    • Pilotジョー・セイ, オルヤン・ブロムクフィト

    型號:RGM-88X

    在第一次新吉翁抗爭(第一次ネオ・ジオン抗争)期間,由安納海姆公司(AE社)主導此計畫的推動與開發,實際研發工作則是由該公司接受地球聯邦軍委託執行。

    最初,計畫是以吉姆III(ジムIII)的成功為基礎,大量採用了鋼彈Mk-II(ガンダムMk-II)的零件與技術,特別是在背包等各部位的設計上,打造出六台原型機(編號:RGM-88X)[36]。然而,由於聯邦軍的預算縮減,開發團隊被要求進一步降低成本,因此從中期開始,便轉而開發以本機為基礎的低成本改良版本[36]。

    在這六台原型機中,一台在測試期間嚴重損毀,兩台被拆解,剩下的三台則被作為測試機交由隆德・貝爾部隊(ロンド・ベル隊)試行配備。

    主要武裝方面,配備了一把具有複合感應器裝置的光束步槍(ビーム・ライフル),其性能與鋼彈Mk-II所使用的XBR-M87D相當;同時還裝備了一面改良自Mk-II用的滑軌伸縮式盾牌(スライド伸縮式シールド),盾牌前端採用了可用於突刺的高硬度材質。

  • Re-GZID
    リガズィード

    • Height24.5 m
    • Weight60.7 t
    • Pilotサフィラ・ガードナー

    型號:RGZ-91X

    這是於篩選「鋼彈Re-GZ」(リ・ガズィ)正式採用型的過程中誕生的其中一台機體。雖然性能上優於後來的制式型,但由於成本過高而未被採用。然而,因設計過程中阿姆羅(アムロ)的強烈要求,最終僅試作了一台。阿姆羅將此機視為鋼彈Re-GZ的理想形(Ideal,アイディアル=ID),因此命名為「Re-GZID」(リガズィード)。

    在邊境殖民地「月月」(ムーン・ムーン)周邊爆發的隆德・貝爾(ロンド・ベル)與新吉翁(ネオ・ジオン)過激派(薩比派,ザビ派)之間的戰鬥中,中尉薩菲拉・嘉德納(サフィラ・ガードナー)失去了其原本搭乘的西塔Plus(シータプラス),之後便被分配到這台機體。

    如同其他同系列機體,Re-GZID也配備有BWS(背部武裝系統,Back Weapon System)的可拆卸機構,但此機的設計更進一步,能夠透過更換多種裝備,在完全可變型與半可變型之間切換。當由薩菲拉駕駛時,會裝備可變形成「波射手」(ウェイブシューター)型態的飛行裝甲單元(フライングアーマーユニット)。此外,機體的肩部、胸部、腰部等部分採用了傑鋼(ジェガン)的零件,飛行裝甲的一部分則使用了原版Ζ鋼彈(Ζガンダム)的部件。

    武裝方面,包括:頭部的60毫米火神砲、胸部的90毫米加特林機槍、手臂與腰部的榴彈發射器、光束軍刀(ビーム・サーベル)、盾牌(シールド),以及搭載有Mega粒子偏向器與各類感應器的長射程光束智慧槍(ビーム・スマートガン)。此外,雙小腿前方裝有圓筒狀假彈氣球發射器(ダミーバルーン射出機),更進一步裝備了從她原本的席塔普拉斯機體所改造的高出力光束加農砲——超級光束加農(ハイパー・メガ・カノン)。

  • 傑達(阿姆羅雷專用)
    ジェダ(アムロ・レイ大尉機)

    • Height21.8 m
    • Weight55.8 t
    • Pilotアムロ・レイ

    拉·奇爾斯(ラー・ギルス)救援時的戰鬥中,里克·迪傑改被阿姆羅失去後,為了他而改造的機體是傑達的三號機。胸部裝上了增加裝甲,並作為隊長機規格,在頭部增加了刀刃型天線。左肩上繪有自卡拉巴時代以來使用的個人標誌。沒有特別作為新型人專用機進行調整,是標準規格,但完成時特別強調了協同作戰的能力。

  • 傑達加農〈積達布魯〉
    ジェダキャノン〈ジェダブル〉

    • Height22.5 m
    • Pilotウバルド・モリーナ

    型號:RGC-90XC

    這是一台以傑達(ジェダ)為基礎所開發的中距離支援型機體,屬於自MS開發黎明期以來延續下來的加農型MS系譜,承襲了吉姆加農II(ジム・キャノンII)與吉姆III強化型全裝甲〈鬥牛犬〉(ジムIIIパワードFA〈ブルドック〉)的特性。

    「傑達鬥牛犬」(ジェダブル)是「傑達加農・鬥牛犬」(ジェダキャノン・ブルドック)的簡稱,由其駕駛員——隸屬於拉・奇爾斯(ラー・ギルス)MS部隊的隊長烏巴爾多・莫里納(ウバルド・モリーナ)所命名,作為他繼吉姆III強化型全裝甲機之後的下一台座機。

    傑達本身在各部位就已設有可供安裝外掛裝備的硬點(Hard Point),因此本機的開發方針並非「改造成加農型」,而是「加裝加農用裝備」的全裝甲(Full Armor)延伸概念。

    具體強化部分包括:頭部裝有用於保護感測器免受背部加農砲排熱影響的遮罩、胸部硬點加裝強化裝甲、前裙甲部位則加裝提升裝備平衡性的推進裝甲。

    武裝方面,背包上的光束軍刀收納架被改為搭載兩門光束加農砲(ビーム・キャノン),雙肩增設了不妨礙加農砲可動範圍的六連裝飛彈發射器(ショルダーミサイルポッド),左右前臂的短盾(ショートシールド)內側則各裝有一把高出力光束軍刀(ハイパー・ビーム・サーベル)與一把雙管光束步槍(ダブル・ビーム・ライフル)。

  • RS·加加
    アルス・ジャジャ

    • Height23.55 m
    • Weight82.8 t
    • Pilotオルボ・マルシェフ

    型號:AMX-104L

    這是一台針對米諾夫斯基粒子(ミノフスキー粒子)散布環境下的前哨射擊戰所進行改修的機體。駕駛員為阿塔蘭特3(アタラント3)MS部隊「三角小隊」(チームデルタ)的隊長歐爾波・馬爾謝夫(オルボ・マルシェフ)。

    頭部裝備有雞冠狀高感度感測器,左肩則新增了整合有EWAC(電子戰支援系統)功能、雷射、超音波感測器與光學感測器的觀測偵察用雷達圓頂艙(レドームポッド),使本機除了保有既有的近戰能力外,也具備了狙擊機與指揮官機的機能,成為一台全方位應對的萬能型機體。

    專用武裝方面,搭載了一把超長射程的狙擊用大型光束步槍。雖然不適合連續射擊,但透過與雷達艙連動的瞄準感測器,以及槍身周圍配置的三具小型推進器(用於射擊補正),使射擊精準度被大幅提升至極限。

    此外,左腰原本配備的鞘裝光束軍刀(ビーム・サーベル)被換裝為三具榴彈發射器(グレネード・ランチャー),而為了提升續戰力,前臂兩側則各加裝兩把輕量型光束軍刀,共計四基。而可變盾牌(バリアブル・シールド)上的武裝掛架則已被拆除[11]。

  • 卡斯L·格勞/卡斯R·格勞
    ガズアル・グラウ / ガズエル・グラウ

    • Height19 m
    • Weight80.8 t
    • Pilotアンスガル・ゴロン, クラース・バッケル

    型號:AMX-117RG(ガズアル・グラウ)、AMX-117LG(ガズエル・グラウ)

    這是卡斯R(ガズアル)與卡斯L(ガズエル)在第一次新吉翁抗爭(第一次ネオ・ジオン抗争)中失去原本駕駛員後,所進行改修的機體。作為親衛隊機體的象徵——原本華麗的裝飾皆被移除,機體塗裝也改為灰色。因應這些變化,機體被賦予了「Gräu(グラウ)」這個源自德語、意為「灰色」的愛稱。

    為了執行對新吉翁初代總帥的護衛任務,這些機體被配備至「阿塔蘭特3」(アタラント3),但駕駛員並非親衛隊成員,而是由安斯加爾・哥隆(アンスガル・ゴロン)與克拉斯・巴克爾(クラース・バッケル)擔任。配備後仍持續進行搭配實戰經驗的在地改修,並嘗試開發與原本機體定位不同的新型運用方式。

    獨有武裝方面,肩部的尖刺被替換為六連裝特殊飛彈莢艙(特殊ミサイルポッド)。莢艙側面加裝了單眼感測器(モノアイ)以強化索敵能力,所搭載的飛彈則採用IC控制的延時啟動彈頭,可進行間隔式打擊。大型光束軍刀(ビーム・サーベル)則取消了射擊功能,但可將兩柄軍刀連接成雙刀型的光束薙刀(ビーム・ナギナタ)使用[。

    在與隆德・貝爾(ロンド・ベル)之間的局部衝突中,兩機遭到原本應為友軍的「施朗格隊」(シュランゲ隊)暴走波及而雙雙中破,之後以「拼裝」方式,將兩機零件組合為一台新機體——「卡斯・格勞BB」(ガズ・グラウBB)進行復原。

  • 美杜莎
    メドゥッサ

    • Height24.1 m
    • Pilotガット, レフィ, マース

    型號:AMA-103

    這台機體繼承了純粹的吉翁系技術,並由悍馬·悍馬(ハンマ・ハンマ)發展而來。它裝備了即使在精神感應指數下也能操作的準賽可謬系統,作為王牌專用機進行開發。其特色在於增至四根的三連光束砲內藏有線臂,以及配置在機身中央部分的多重巨粒子砲。

  • 達克.多魯
    ダグ・ドール

    • Height21.5 m
    • Weight36.3 t
    • Pilotリュース・クランゲル

    型號:AMX-015-4S

    這是一台在哈曼戰爭時期(ハマーン戦争時代)所開發的「蓋馬克」(ゲーマルク)系列機,承襲了其高火力特性與「中繼式浮游炮系統」(リレー・ファンネル・システム)等機能。

    在機體後腦部與其後方圓形裝置連接後,會進入名為「機械頭模式」(マシンヘッドモード)的狀態,此模式下的精神感應系統(サイコミュ)在資訊傳達與處理演算能力方面能達到三倍性能,使得即便駕駛員的新人類(ニュータイプ)能力並不特別突出,也能同時操作大量全方位攻擊兵器。然而,該模式對駕駛員的負荷極大,因此僅能短時間啟動使用。

  • 薩克 IV(伊莉亞·帕佐姆機)
    指揮官用ザクIV(イリア・パゾム機)

    • Height22 m
    • Weight98.1 t
    • Pilotイリア・パゾム

    型號:AMX-116S

    薩克IV(ザクⅣ)是一款承襲自MS-05 薩克(ザク)、MS-06 薩克II(ザクⅡ)與AMX-011 薩克III(ザクⅢ)概念而開發的機體。作為上位機種,它在維持高輸出、高裝甲與高度泛用性的同時,設計上採用了可擴充的尾部選配(テールオプション)系統,使其能夠在不需大幅改造的情況下,靈活切換為各種局地戰規格。

    伊莉亞・帕佐姆(イリア・パゾム)專用機在指揮官規格的基礎上,額外裝備了一組名為「Princess(プリンセス)」的太空高機動用裙甲單元(スカートユニット),同時具備浮游砲(ファンネル)的運用能力,使整體機體性能能夠更貼近駕駛員的操控習慣與作戰需求,展現出量身打造般的調整設計。

  • 薩克 IV
    ザクIV

    • Height22 m
    • Weight75.3 t
    • Pilotネオ・ジオン過激派所属兵士

    型號:AMX-116

    在哈曼戰爭時期(マーン戦争時代),為了檢討在與杜賓狼(ドーベン・ウルフ)爭奪次世代主力量產機時敗北的薩克III(ザクⅢ)之缺點,地球聯邦系統下的技術被導入並進行改良,最終誕生了薩克IV(ザクⅣ)。標準配色承襲自吉翁公國時代的傳統,採用經典的綠色塗裝。

    本機也繼承自薩克II(ザクⅡ)系列的高度擴充性,能針對經歷多場激戰、作為精銳倖存者的老練駕駛員進行個別化調整與規格變更。

    在針對月月殖民地(ムーン・ムーン)的侵攻作戰中,確認有多架薩克IV參與作戰,其單機戰力被設定為「一騎當千」的等級,展現出極高的戰場價值。

  • 基加·薩姆
    ギガッザム

    • Height47.3 m
    • Pilotダニー, デル, デューン

    型號:AMA-X9

    這是一台由格瓦夏艦隊(グワーシャ艦隊)運用、專為據點制壓所設計的對新人類(ニュータイプ)用巨大型MA(モビルアーマー)。其最大特徵在於採用「All-in-One(オールインワン)」設計概念,將三種不同戰鬥特性集於一體,實現多重戰術靈活運用。

    第一種形態為「比格羅型」(ビグロタイプ)的高速近戰模式,適合高速突擊與格鬥戰; 第二種為「比格・薩姆型」(ビグ・ザムタイプ)的據點攻略火力模式,擁有強大重砲火力; 第三種則為「吉翁克型」(ジオングタイプ)的全方位攻擊模式,可進行遠距離浮游兵器攻擊,展現典型的全範圍打擊能力。

    本機設計為三人座駕駛模式,駕駛員為原3D隊(3D隊)成員——丹尼(ダニー)、戴爾(デル)、迪烏恩(デューン)——三人皆經過強化人類改造後進入駕駛艙,充分發揮機體潛能。

  • 卡薩G
    ガザG

    • Height25 m
    • Weight80 t
    • Pilotリナート・リヒトほか

    型號:AMX-020

    這是一台在小行星阿克西斯(小惑星アクシズ)上,由作業型機動工兵(モビルワーカー)發展而來,繼承可變式機體「卡薩」系列(ガザ系統)技術血統的機體。

    在MS(機動戰士)形態下,本機可作為中距離支援機運用;而在MA(機動裝甲)形態時,則可擔任機動支援機(SFS)或戰略轟炸機等多種任務,是一款具備多用途性能的可變型MS。

    由於本機沿用了卡薩系列的生產線,具有極高的整備性,生產流程簡便,能夠根據戰場需求快速增加產量,展現出優異的量產效率。

    在新吉翁(ネオ・ジオン)與留斯艦隊(リュース艦隊)對月月殖民地(ムーン・ムーン)發動侵攻時,本機作為主力機之一被大規模投入戰場。

  • 卡斯·格勞 BB
    ガズ・グラウBB

    • Height19 m
    • Pilotクラース・バッケル

    型號:AMX-117LG

    這是一台以卡斯L·格勞(ガズエル・グラウ)為基礎,利用卡斯R·格勞(ガズアル・グラウ)的零件進行「共食式整備」所完成的急造機體。經重新整合後,機體外觀排除了左右不對稱(アシンメトリー)的設計,回歸至原始的加兹型(ガズタイプ)風格,同時也保留了格勞型的改造零件。

    機體名稱中的「BB」,據說是「Best of Boss(ベスト・オブ・ボス)」,也就是「精華集大成」的縮寫。

    駕駛員仍由先前駕駛加兹埃魯・格勞的克拉斯・巴克爾(クラース・バッケル)擔任。

    武裝方面基本上與改修前相同,左右肩部與手臂皆裝備有六連裝飛彈莢艙(ミサイルポッド)與短盾(ショート・シールド)。

  • 阿格津
    アッグジン

    • Height17.7 m
    • Weight145.8 t
    • Pilotアゴス・ラガート, クラース・バッケル, フアン・マハロフ

    型號:EMS-13

    在一年戰爭後期,舊吉翁公國軍(旧ジオン公国軍)為了準備可能在月面都市展開的最終決戰,開始構思並研發多種新型機體。特別是針對地球侵攻作戰,急速推進了水陸兩用型MS的開發計畫,並試圖將部分陸戰型MS進行再利用與轉用開發。

    「阿格津」(アッグジン)便是在此背景下,基於「亞凱」(アッガイ)重新設計而來的機體。其內部使用了相當於兩台亞凱的水冷式發電機,並將其改為空冷式,從而支援機體在宇宙空間中的活動能力,同時也能驅動雙臂的Mega粒子砲與機體上搭載的4門低出力擴散光束砲。

    此外,為了強化其宇宙戰能力,機體背部增設了專用的宇宙用背包推進器(ランドセル),使其推力達到與薩克II F2型(ザクⅡF2型)相當的水準,足以應對空間戰鬥的需求。

  • 精神感應型巴烏
    サイコバウ

    • Height21.5 m
    • Pilotヤーヒム・ヤロミール, ベトラ・ゼルニケ, ギュネイ・ガス

    型號:AMX-107P

    這是一台由新吉翁(ネオ・ジオン)所開發、專供強化人類(強化人間)使用,搭載精神感應系統(サイコミュ)的機動戰士。其開發基礎來自提坦茲殘黨(ティターンズ残党)秘密建造的「G-Doors」計畫資料。

    其真實身份,是為了驗證「賽可板系統」(サイコプレート・システム)——亦即日後精神感應框架(サイコフレーム)概念的雛型——所開發的實驗機,開發重點放在透過賽可板提升駕駛操控性的可行性。因此,這台被稱為「精神感應型巴烏」(サイコバウ)的機體,其機動性能已遠遠凌駕於原始的巴烏(バウ),在理論上甚至能與月鋼彈(ムーンガンダム)並駕齊驅。

    此外,機體在綁帶式推進單元(バインダー部)上搭載了8片賽可板(サイコプレート),可作為全方位攻擊兵器(オールレンジ兵器)的終端進行遠端打擊,進一步拓展其戰術靈活性。

  • 沙薩比初期試驗型(重力下仕樣)
    サザビー初期試験型(重力下仕様)

    • Height23 m
    • Pilotシャア・アズナブル

    型號:MSN-04X2

    薩沙比初期試驗型(重力環境規格)(サザビー初期試験型〈重力下仕様〉)是以「地球寒冷化作戰」為前提,在組裝薩沙比(サザビー)的過程中所開發出的其中一個試作機型。該機採用了基拉・多卡(ギラ・ドーガ)的座艙核心(コクピット・コア),並改裝為雙座式後安裝於機體腹部作為臨時配置。

    頭部則裝配了洋克多・多卡頭部(ヤクト・ドーガヘッド),呈現出試驗性質濃厚的混合構造。手持武裝部分配備有一把高單發火力與長射程的長距離光束步槍(ロング・ライフル)。

    該機由夏亞・阿茲納布爾(シャア・アズナブル)總帥親自駕駛,原本計畫在南極基地迎接米妮瓦・薩比(ミネバ・ザビ),卻在途中與由尤塔・卡西姆(ユッタ・カーシム)所駕駛的月鋼彈(ムーンガンダム)發生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