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號:RAS-96
本機為作為「NRX-044 亞席瑪」後繼機種所開發的量產型可變式MS——安克夏(ANKSHA)。其開發目的在於大氣圈內進行高速機動與快速打擊任務,承襲亞席瑪優異的滯空與空戰能力,並進一步強化實用性與量產性。
由於「UC計劃」消耗了聯邦大量軍費,安克夏在設計之初就與「RGZ-95 里歇爾」一樣,被要求盡可能與其他聯邦量產MS共用零件,以降低成本並提高生產效率。考慮到聯邦軍對過去迪坦斯印象的負面評價,原本亞席瑪極具象徵性的單眼式頭部感測器被取消,改採與「吉姆系列」相同的複合型攝影機設計,整體外觀更加偏向標準聯邦風格。
在機體結構方面,安克夏保留了亞席瑪的「次飛行系統」,並針對MA形態增加了實用性:盾牌與雙腳部位皆追加了起落架,使其在著陸時更加穩定。推進系統方面,機體具有約79.6噸的推力輸出,使其最多可搭載2台標準MS,具備一定的運輸支援能力。
武裝方面,安克夏裝備了設於盾牌上的雙管光束步槍,機體腹部則搭載大型MEGA粒子砲,提供強大火力支援。光束劍則與傳統配置不同,改安裝於雙膝內側,展現出不同以往的收納與運用方式。由於採用模組化設計,MS形態下可兼容當時多種聯邦量產機所使用的標準武裝,大幅提升其戰場適應力與彈性。
裝甲防護方面,安克夏相較於亞席瑪更為厚重,所用材料為「鋼彈尼姆合金」,並加強了關節部位的防禦力,使其整體耐久性明顯提升。
在開發完成後,安克夏兼具MA形態的滯空優勢與MS形態的多用途性能,不僅減輕了對飛行艇與多代改(Dodai Kai)等空投工具的依賴,也有效節省了成本,因而獲得聯邦高層的高度評價。
到了U.C.0096年,安克夏正式投入量產,並優先部署至重要防衛區域,同時也配備於超大型空中運輸機「迦樓羅級」,執行空降突擊等戰略任務,成為聯邦軍空中作戰的新一代主力可變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