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機體列表
機甲戰記威龍/機甲戦記ドラグナー

共收錄 29 台機體。
  • DRAGNAR-1 CUSTOM
    ドラグナー1カスタム

    • Height17.6 m
    • Weight78.7 t
    • Pilotケーン・ワカバ

    型號:XD-01SR

    由蘭克·普拉托(ラング・プラート)博士主導,在中國重慶基地進行改修的 D-1 機體。此機為試作型運用機,一方面納入了在開發DRAGOON(ドラグーン)時未能充分運用的新技術至極限,另一方面也作為地球聯合軍象徵性的機體編入獨立遊擊隊而開發。

    改修內容包括將機體骨架強化了20%,主要是更換了因金屬疲勞而劣化的部位,熱核反應爐也換裝為新型,因此雖然機體重量增加,但機動性與原版 D-1 相比並無明顯差異。此外,二次裝甲已100%更換為新素材,不僅裝甲厚度減少,重量也有所降低。雖然裝甲厚度減少了25%,但仍保持足夠的強度。

    內部的電子系統(ベトロニクス)也全面更新。飛行裝置(Flight Unit)為基本配備。在大氣層飛行時使用熱核噴射系統,與 Lifter 1(リフター1)相同,但在宇宙中使用時則需進行換裝。

  • DRAGNAR-1
    ドラグナー1型

    • Height17.6 m
    • Weight61.5 t
    • Pilotケーン・ワカバ

    型號:XD-01

    本機為「DRAGNAR(ドラグナー)」系列中的一機,是專為應對白兵戰所設計的對機甲戰士(メタルアーマー)專用機體,也常被簡稱為 D-1。

    機體頭頂部設有兩具兼具通信功能的雷達接收器,眼部則為搭載發光元件的影像感測器。整體運動性能極為優異,但因此犧牲了燃料搭載量與遠距離攻擊能力,故特別配備了輔助支援機「騎士 0(キャバリアー0)」。

    腳部的第二層裝甲內建電子裝備(ベトロニクス),胸部的進氣口則採用了蜂巢結構以提高防彈性能。背部裝甲配置有噴射推進器,平時使用 2 基,但在最大加速時會展開裝甲,露出總共 6 基推進噴嘴。

    此外,機體內部還搭載了名為「克拉拉(クララ)」的 AI 導航系統。

  • DRAGNAR-2 CUSTOM
    ドラグナー2カスタム

    • Height16.8 m
    • Weight132.5 t
    • Pilotタップ・オセアノ

    型號:XD-02SR

    由蘭格・普拉托博士(ラング・プラート)主導改修的 D-2 強化機。

    本機針對原本後加裝而對機體造成負擔的飛行裝置(Lifter)結構進行了全面重新設計,參考既有飛行數據以及從「DRAGOON(ドラグーン)」中獲得的研究成果,調整了空氣阻力與推力分配以優化性能。

    裝甲厚度增強至最大 475mm,伴隨而來的重量增加則透過導入新素材與將機體骨架微調至毫米等級的細緻削減來加以抑制。雖然所搭載的飛行單元仍是沿用自 Lifter-2(リフター2),但因更換為新型核融合爐、並對背包部的主推進器進行改良,使得整體飛行性能有所提升。

    在武裝方面,本機擁有無論是帝國或聯合軍的 MA 當中都堪稱頂尖水準的高火力配置。

     

  • DRAGNAR-2
    ドラグナー2型

    • Height16.8 m
    • Weight110.2 t
    • Pilotタップ・オセアノ

    型號:XD-02

    由蘭克·普拉托(ラング・プラート)博士所開發的 D 兵器之一,與GEWEI(ゲバイ)同樣被歸類為攻擊型 MA(機動兵器)。此機體為了強化火力而犧牲了機動性,雖然性能不及 D3,但仍採用了重力場感知系統與超望遠成像感測器,並搭載了支援遠距離攻擊所需的電子戰裝備。

    頭部配有防護機構,能在近距離閃光爆炸時降低額部護罩來保護感測器。背部裝有槍械背包(Gun Pack),其中包含空中加油裝置,能為僚機提供燃料補給。此外,背包內還內藏了起重機,以強化掛載能力,並具備吊掛功能。

    裝甲最大厚度為 480mm。機體內建名為索妮雅(ソニア)的導航 AI。



     

  • DRAGNAR-3
    ドラグナー3型

    • Height18.2 m
    • Weight44.5 t
    • Pilotライト・ニューマン

    型號:XD-03

    屬於 D 兵器系列之一的電子戰專用機。

    本機的頭部雷達圓頂(レドーム)內建各式高性能電子戰裝備,具備全方位的索敵能力。胸部配備前方偵測系統,背部下方則裝有對地雷達,能夠進行高精度的地面掃描。

    除了傳統電子戰機所具備的索敵、指揮管制與干擾(干擾電波)等功能外,D-3 更進一步搭載能夠入侵敵方電腦的系統,實現資料竄改、機器控制等複雜的網路戰能力。相對地,其裝甲與戰鬥能力偏低。主推進噴嘴為可開閉式設計。搭載的導航 AI 為「瑪姬」(マギー)。

    D-3 被視為偵察型 MA(機動兵器)的完成型,因此並未如 D-1、D-2 那樣進行額外改修。不過,部分媒體指出其內部如可動骨架(ムーバブルフレーム)、主電腦與解析程式等曾進行過大幅更新。這些改修型版本在某些書籍或遊戲中被稱為「D-3 客製型」(D-3カスタム)。

    在設計方面,繼承了由DRAGNAR-1(ドラグナー1)型的騎士裝備(キャバリアー)所確立的「感測器集合體」概念,並將雷達圓頂作為頭部設計的核心。飛行單元(專用 Lifter)的造型也參考了當時的偵察機與匿蹤機(如 F-19 幻影)等概念,呼應其索敵機的設定。

  • DRAGOON
    ドラグーン

    • Height17.3 m
    • Weight79.2 t
    • Pilot一般兵

    型號:MBD-1A

    由蘭克・普拉托博士(ラング・プラート)在中國重慶基地進行設計與開發。由於當時急需大量機甲戰士(メタルアーマー),無法針對各種用途分別打造專用機,因此本機以集約化的概念開發,將DRAGNAR-1(ドラグナー1)型至3型的三種功能——戰鬥、攻擊、偵察——整合為單一機體。

    為了達到量產需求,機體在外觀與結構上經過簡化處理。標準裝備包含飛行單元(フライトユニット),具備大氣圈內飛行能力。骨架結構則採用源自試作機的基礎設計,並提升量產效率。機體內部搭載改良型核融合爐及姿勢控制用的姿勢調整推進器,整體機動性可媲美D-1。

    此外,機體胸部整合了D-3所使用的電子設備,強化偵測與通訊機能。雖然在開發過程中未能全面導入當時可用的新技術,但在操縱系統方面則大幅仰賴電腦輔助,使得即便是訓練不足的駕駛員,也能進行高度操控。

    作為泛用型機體,其綜合性能甚至超越了三台試作型 D兵器。火力、防禦力、探測能力全方位凌駕於ドラグナー1型之上。然而這種性能優勢並非出自專用化設計,而是源自「泛用性」導向的設計理念。開發者普拉特博士對於無法充分應用所有最新技術感到遺憾,因此也進行了D-1與D-2的改修,作為測試型機再次活用。

    本作在設定上與傳統機器人動畫有所不同:過往作品多將主角搭乘的試作機描繪為超越量產機的特殊存在,但本作則強調「從試作機獲得的資料進一步改良而成的量產機,性能穩定且更為優越」,這才是更符合現實的邏輯。因此本機也被定位為融合D-1、D-2、D-3優點的集大成之作。

    本機首次登場於第25話,劇情描寫因為DRAGOON(本機)的登場,主角群與其專用機一度面臨被淘汰的命運。續篇第26話也強調了本機的強大實力,甚至在模擬戰中壓倒剛完成改修、尚未完全掌握的D-1,展現其卓越性能。

  • 蒼鷹
    ファルゲン

    • Height17.9 m
    • Weight66.1 t
    • Pilotマイヨ・プラート

    型號:XFMA-09

    馬約·普拉托(マイヨ・プラート)專用的機甲戰士(MA)。

    由蘭克・普拉特博士(ラング・プラート)負責設計,與 FMA-04B DEINS(ダイン)推出時同步展開開發。此機體的目標是作為戰鬥用 MA 的極致形態,在火力、機動性與防禦性能三者之間追求最高平衡。於西元2086年11月1日正式投入實戰。

    本機搭載新型關節用姿勢控制推進器(バーニア),實現了極高的運動性能,並配備與偵察型機種同等級的多樣化雷達與感測器。裝甲方面,過往機體雖對爆裂彈具有良好防禦能力,卻在面對穿甲彈時效果不佳,因此本機的軀幹部採用了由合成橡膠與希莫雷克斯(シモーレックス)構成的複合裝甲。透過高彈性的橡膠吸收電磁軌道炮(Railgun)產生的動能衝擊,進一步提高生存性。此外,該裝甲還具備吸收雷達波的特性。

    背部設有指揮官專用的強化型雷達系統,左肩部則搭載廣域雷射感測器,進一步提升指揮與索敵能力。雖然本機為實驗機,並未量產,但由於其裝備遠超一般量產型,具備高度獨特性。有些資料指出,作為其簡化版的機體「GELF(ゲルフ)」存在,進一步佐證本機為馬優專用的客製化機體。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本機在動畫第33話中首次被擊毀,馬優仍在成為「叛徒」後再次獲得了新的法爾根(ファルゲン),但具體入手途徑並未公開。

    另一方面,普拉特博士也於此機體開發階段察覺戰鬥型金屬鎧甲的發展已逼近極限——若要加強火力、機動或防禦其中一項,其他性能勢必遭到犧牲。因此,博士改為開發將性能特化並可與支援機「騎士(キャバリアー)」進行協同作戰的新系列「DRAGNAR(ドラグナー)」。

    機體名稱「FALGUEN(ファルゲン)」源自德語「Falken」,意指「鷹」。其設計原型和後來的蓋爾夫一樣,是從企劃階段擬定的主角機體草案中發展而來。

  • 蒼鷹・瑪夫
    ファルゲン・マッフ

    • Height19.9 m
    • Pilotマイヨ・プラート

    型號:MAFFU-09

    為了補充在重力下的飛行能力,裝備了稱為「佛爾格單元(フォルグ單元)」的飛行單元狀態。

  • ゲルフ・マッフ

    • Height17.6 m
    • Pilotプラクティーズ(カール・ゲイナー, ウエルナー・フリッツ, ダン・クリューガー)

    型號:MAFFU-08

    寬度 26.1m。

    為了補充在重力下的飛行能力,裝備了稱為「フォルグ單元」的飛行單元狀態。

  • GELF
    ゲルフ

    • Height17.6 m
    • Weight65.9 t
    • Pilotプラクティーズ(カール・ゲイナー, ウエルナー・フリッツ, ダン・クリューガー)

    型號:YFMA-08A

    マイヨ・プラート直屬的部下「プラクティーズ」的ダン、カール、ウェルナー被賦予的親衛隊專用機。是ファルゲン的簡易型,但與ダイン或ゲバイ等一般兵用的機體相比,性能遠遠更高。

  • DEINS
    ダイン

    • Height17.3 m
    • Weight57.1 t
    • Pilot--

    型號:FMA-04A

    在ギガノス普遍使用的機甲戰士。特別是作為分配給小隊長級別士兵的指揮官機使用。因為擁有卓越的機動性,所以在近戰中表現強悍。

  • GEWEI
    ゲバイ

    • Height16.19 m
    • Weight147.4 t
    • Pilot--

    型號:AMA-03B

    在ギガノス廣泛使用的量產型機體。裸露的攝影眼等部分給人一種略顯過時的印象,但因其操作性的高度,無論是一般士兵還是士官級別的兵都相當受歡迎。

  • DREU
    ドラウ

    • Height17.5 m
    • Weight63.3 t
    • Pilot--

    型號:RMA-07A

    作為量產型機體首次被實戰投入的機甲戰士。雖然作為從月面作業機器人進化來的“武器”開創了一個時代,但在德拉格納出現後引發的機甲戰士開發熱潮中迅速被邊緣化,轉瞬間變成了過時的產品。因此,在ギガノス崩潰的時刻,它已經完全消失了。

  • DEINS地上型
    ダイン地上型

    • Pilot--

    在ギガノス普遍使用的MA「ダイン」,為了適應地球上的戰鬥而進行了改修的機體。已針對在重力下戰鬥的前提進行了調整。

  • GAN-DOLLA
    ガンドーラ

    • Height13.2 m
    • Weight13.2 t
    • Pilot--

    型號:AMA-06B

    首款合體型MA,是兩種開發中的其中一種。可變飛行型MA「ドーラ」和地上疾走單元(巨大摩托車)「ガンツァー」合體的型式被稱為「ガンドーラ」。

    雖然分離攻擊等奇特的攻擊方式有其吸引人之處,但若其中一方被破壞,戰鬥力也會減半,因此可以說是需要根據作戰選擇的機體。

     

  • スターク・ゲバイ

    • Height18.2 m
    • Weight150.4 t
    • Pilotゴル

    型號:AMA-03G

    四天王之一,ゴル大尉的專用機。作為ゲバイ的客製化版本,進行了輸出提升和武裝強化等改良。順帶一提,フォルグ單元已經裝備完成。

  • SCHWALG
    シュワルグ

    • Height16.6 m
    • Weight48 t
    • Pilot--

    型號:FFA-02

    與ダウツェン同時期開發的フォルグ裝甲。相對於重視火力的ダウツェン,シュワルグ則是著重於機動性進行開發。也就是說,開發計劃是在假定通過與ダウツェン的組合來絕對控制制空權的前提下進行的。

  • DAUZEHN
    ダウツェン

    • Pilot--

    型號:AFA-03

    它是介於MA和フォルグ單元之間的機動武器「フォルグ裝甲」。金屬裝甲裝配フォルグ單元在便利性上較低,維護等方面相當費時費力。因此,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開發了採用變型機構的這款機體。順帶一提,屬於グン・ジェム隊的ジン中尉駕駛的是經過客製化的「スターク・ダウツェン」。

  • ZUWAI
    ズワイ

    • Height17.4 m
    • Weight97 t
    • Pilot--

    型號:WAMA-07A

    作為近戰用途而開發的重型MA。由於配備了大型的核融合爐和厚重的裝甲等,不僅提升了功率也增加了重量,因此在腿部內建了噴射器以提高機動力。在近距離戰鬥中,憑藉著衝撞攻擊或鉤爪等,可以說是無敵的。

  • GELF-B
    ヤクトゲルフ

    • Height17.5 m
    • Weight91.7 t
    • Pilotウェルナー・フリッツ, チェンドル

    型號:YAMA-08B

    ゲルフ的火力加強型發展機。除了配備給プラクティーズ的ウェルナー之外,ゲルポック隊的チェンドル也配備了特製化型。然而,特製機僅作為チェンドル戰鬥的支援使用,並且裝備了如可口槍等武器的改造型背包,使其更偏向於機動運輸機的特性。

  • GELF-C
    レビゲルフ

    • Height21.1 m
    • Pilotカール, アデン

    型號:YRMA-08C

    就像ヤクトゲルフ一樣,是對ゲルフ進行特製的機體。其改修點在於針對D-3進行的電子戰及偵察能力的提升。然而,並未能達到D-3那樣的能力水平。レビゲルフ也沒有進行一般配備,只在プラクティーズ中配備給カール,以及在ゲルポック隊中配備給アデン。

  • ゲイザム

    • Height17.7 m
    • Weight95.2 t
    • Pilotグン・ジェム

    型號:YAMA-13

    只製造了一機的試作型MA。現在作為グン・ジェム的專用機使用。這個已經裝備了フォルグ單元的機體,不同於一般的MA,罕見地裝備了強化金屬性質的青龍刀。這既是グン・ジェム的愛好,也是作為能與雷射劍相匹敵,決定了グン・ジェム恐怖神話的強大武器。

     

  • GEL-DOLLA
    ゲルドーラ

    • Height10.4 m
    • Pilot--

    型號:AMA-06C

    這是首款合體型MA,開發了兩種類型中的其中一種。變形飛行型MA「ドーラ」和海上用單位「ゲルファー」合體的型號被稱為ゲルドーラ。

  • スターク・ダウツェン

    • Height18.7 m
    • Weight57.8 t
    • Pilotジン

    型號:AFA-03G

    四天王之一,ジン大尉的專用機。作為ダウツェン的客製化版本,進行了輸出提升和武裝強化等改良。但最讓スターク・ダウツェン與一般機種最大的不同,在於裝備了電子戰用エリントポット。這是一種以莢體為核心,能夠進行全像投影的裝備,能夠偽裝成好像有多台スターク・ダウツェン出現一般,從而混亂敵方。ゲルポック在失去アデン後,向ジン尋求協助,也是看中了這項裝備。

  • スターク・ダイン

    • Height17.9 m
    • Weight62.3 t
    • Pilotミン

    型號:FMA-04G

    四天王之一,ミン大尉的專用機。作為ダイン的客製化版本,加裝了特殊裝備。其中最顯著的例子是安裝在雙臂上的對金屬裝甲用鏈鋸「ハイブリッド・サージ」。ミン大尉擅長於首先使對手的感應器失效,然後再使用這種サージ進行攻擊的戰術。順帶一提,フォルグ單元已經裝備完成。在グン・ジェム隊被消滅後,他是出於自己的意願加入了マイヨ・プラート的隊伍。

  • スターク・ガンドーラ

    • Height13.2 m
    • Weight21.5 t
    • Pilotガナン

    四天王之一,ガナン大尉的專用機。作為ガンドーラ的客製化版本,進行了輸出提升和武裝強化等改良。順帶一提,フォルグ單元已經裝備完成。

  • GILLGAZAMUNE
    ギルガザムネ(ドルチェノフ仕様)

    • Height28.3 m
    • Weight176.8 t
    • Pilotドルチェノフ

    型號:YGMA-14

    這是ギガノス軍最大也是最後一款超巨型MA。它裝備了肩膀和胸部的大量導彈以及壓倒性的火力,同時還搭載了創新的操控系統,旨在扭轉ギガノス軍的劣勢。這個操控系統是指導航系統與人類思維同步,允許使用思維控制系統來操控機體,就像操控自己的身體一樣。通過省略一切不必要的操作,確保了極高的機動性能,實現了瞬間移動般的動作。然而,與此同時,對大腦的損傷也相當嚴重,最初使用的グン・ジェム甚至自毀,而實戰部署型也必須設定間隔以供大腦休息,儘管這是為了彌補其弱點。從這個意義上說,它仍然是一種未完成的機體。

  • ギルガザムネ(ハイデルネッケン仕様)

    • Height28.3 m
    • Weight176.8 t
    • Pilotハイデルネッケン
  • ギルガザムネ(グンジェム仕様)

    • Height28.3 m
    • Weight176.8 t
    • Pilotグンジェ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