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機體列表
勇往直前/トップをねらえ!

共收錄 6 台機體。
  • 鋼巴斯達
    ガンバスター

    • Height240 m
    • Weight9800 t
    • Pilotタカヤ・ノリコ, アマノ・カズミ

    這是第四代超光速大型太空船技術的結晶,也是主人公高屋法子(タカヤ・ノリコ)接受太田(オオタ)教練指導的心靈之作,是一個超光速萬能大型變形合體機器戰機。為了提高通用性,它具有將Buster Machine 1號和2號分離合體的功能。它擁有大量武裝,通過駕駛員的"努力"和"根性"來展現無敵的實力。此外,由於其200米的巨大機體,它也擅長近身格鬥戰。

    最初是作為Buster Machine 3號的直升機測試機而制造的,以應對太空怪獸,因此賦予了強大的戰鬥能力,但也因此只有少數駕駛員能夠充分發揮其性能。雖然作品中出現了1號機,但2號機以及更多的存在尚未確認。

    縮退爐(變壓爐)在單獨運行時非常強大,但通過將2個縮退爐合併並調配它們的同步,可以強行發揮出等同於巨型縮退爐的能量,這是合體結構的主要理由。

    機體的基本姿勢是直立並交叉手臂,即使在沒有駕駛員的情況下,它也會保持這個基本姿勢。機體內部擁有類似於心臟和骨架的結構,但內部結構的詳細訊息不明。此外,腿部內部有履帶收納設計。機體的基本結構非常堅固,即使在木星高重力的環境中也能運行,並且被壓縮為3萬分之一的核心。機體在第5集後完成,是一種帶有合體變形結構的雙人駕駛設計。在第4集中,它處於未完成狀態,僅能運行約10分鐘,由法子單獨駕駛。在第4集和第5集之間進行了修復,未完成部分的建造,以及1號Buster Machine的直接運動駕駛艙(包括支撐臂和控制手柄的修改)。在合體時,Buster Machine 1號的駕駛員主要負責控制機體,而2號的駕駛員則負責動力控制、武器控制和作戰指揮等任務。脫離艙也可以變成脫離艙,並在合體時移動到雙胸部位置,同時也可以從右手位置進出。

    在2032年7月23日的火星沖會戰中,Buster Machine 3號處於未完成的狀態下首次出擊(第4集)。同年8月15日,它在完成的狀態下參加了太陽系絕對防衛戰(第5集)。到了2048年7月7日,它參與了卡爾涅阿德斯計劃(カルネアデス計劃)的最終階段,進行了神一號作戰,使用搭載的縮退爐引爆Buster Machine 3號,然後離開,但未能返回。然而,通過一般相對論的作用,在經歷了一萬二千年的時間後,它於14292年返回地球。兩名駕駛員通過脫離艙離開,而在作戰過程中嚴重損壞的機體則被遺棄在太空中(第6集)。

  • Buster Machine 1號
    バスターマシン1号

    • Weight4600 t
    • Pilotタカヤ・ノリコ

    全長:100m 最大幅:63m。法子(ノリコ)駕駛,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太空戰鬥,擁有卓越的攻擊力和機動性。在合體後,她控制機體的上半部,通過使用動態控制來操縱整個鋼巴斯達(ガンバスター)。她的武器包括四聯裝的冷凍線砲、脈衝雷射砲和Buster導彈。

  • Buster Machine 2號
    バスターマシン2号

    • Weight5200 t
    • Pilotアマノ・カズミ, ユング・フロイト

    全長:99m,最大幅:169m。駕駛員是和美(カズミ)或榮格(ユング)。主要任務是偵察和戰鬥控制,裝備了強大的電子和光學武器。合體後成為下半身,駕駛員負責鋼巴斯達(ガンバスター)的火控等工作。武裝包括全周圍熱線炮、脈衝雷射炮和巴斯達飛彈。

  • 艾克賽利翁
    ヱクセリヲン

    • Height1680 m
    • Weight27779000 t
    • Pilotタシロ・タツミ

    全長7205m,全幅2295m。

    屬於地球帝國宇宙軍第七艦隊的第四世代宇宙戰艦,一級宇宙戰艦。建造計畫於2016年以「江計畫」名義啟動,在「るくしおん」轟沈後,設計被修改為專門對抗宇宙怪獸的強化大型戰艦,並於2022年完成進宙。建造期間的臨時艦名為「111號艦」。船體由日本重化學工業企業共同體(G・M・W)負責建造,主機關的「航宙用縮退爐」則由西屋公司(ウェスチングハウス社)承造。

    艦體形狀為楔形的升力體,配備6基可展開的機械兵器用彈射軌道,以及專門給鋼巴斯達出擊使用的第7艙門等,設計之初便以頂尖部隊的運用為主要目的。此外,艦體各處也配置有多種武裝裝備。為了在廣大的艦內移動,左右兩舷設置了名為「艾克賽利翁(ヱクセリヲン)高速鐵道」的交通系統。更應用了類似元素轉換的超級回收技術,使艦內居住性大幅提升,即使身處恆星間宇宙,也能毫無補給顧慮地享用新鮮的壽司或西瓜。

    進宙後,該艦率領第七艦隊前往太陽系外的英仙臂(ペルセウス腕)進行宇宙怪獸的搜索任務,但在葉片64會戰(リーフ64会戦)及火星近海會戰(火星沖会戦)中艦隊損失慘重,最終返回地球時,僅剩本艦與鋼巴斯達倖存。2032年雖被正式裁定為廢艦,但同年8月15日「太陽系絕對防衛線作戰」發動時,被改造成黑洞炸彈而自沉。當時所生成的黑洞,正是《勇往直前2!(トップをねらえ2!)》中登場的黑洞・艾克賽利翁。

    由於本艦的汎用性極高,在之後編成的「銀河中心強襲艦隊」中,也有眾多同型艦與衍生艦參與,包括艾克賽利翁級同型艦、雙聯艾克賽利翁級、超級艾克賽利翁級等多種類型。

  • 威特琉姆
    ヱルトリウム

    • Pilotタシロ・タツミ

    這是一艘全長超過70公里的超級巨大宇宙戰艦,它被建造為地球脫離用的太空船,同時是「Eltreum(ヱルトリウム)級」的名義艦。在太陽系的絕對防衛戰後,它成為了銀河中心突擊艦隊的旗艦,參與出擊。

  • 西茲拉黑
    シズラー黒

    • Height130 m
    • Weight2900 t
    • Pilotユング・フロイト

    由於是量產型,與鋼巴斯達(ガンバスター)不同,它不具備分離合體結構,基本上是單人操作。此外,裝甲和機體結構本身似乎不像鋼巴斯達一樣堅固,甚至在被壓縮為3萬分之1的木星內幾乎被壓扁。然而,與傳統的機械兵器相比,它更為優秀,因此成為銀河中心殴擊艦隊的主力機械兵器。

    根據不同部隊的需要,有三種不同顏色的版本:西茲拉黑(シズラー黑)、白、銀,這些版本擁有光波鍍金外殼,可以極大地減少亞光速移動時的乙太衝擊波。然而,即使如此,對抗太空怪獸的近衛師團仍然困難,並且在銀河殴擊戰中,有1萬架被擊落。